试听导航

CD的音量大小值的行业标准是什么

  • 编辑:配音云
  • 分类:配音档案
  • 浏览次数:336
  • 发布时间:2020-06-21 01:55:42
  • 分享到:
   知乎上看到的一篇职业混音、配音师的文章,写的很好,忍不住转过来了。
  
  这事我得扩展说说,首先我们要看到现有的响度建议和标准(标准一般仅限于广电方面,CD无标准)都是为了让制作者重拾艺术而避免响度竞争(loudnesswar)。人是感性动物,听上去响度更大一些的音乐总是更好这让近几十年的音乐都陷入了响度竞争的泥潭,尤其是在广播上,连续播放的音乐让响度更大的占尽先机,没有人愿意花心思在同等响度下再去评价音乐的优劣,虽然只需要动动音量旋钮。尽管母带工程师们不断地呼号着让响度回归理性,但是他们做的工作90%找他们的人第一目的都是为了让声音更大,而不会听上去更好。所以我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母带工程师内心都有个扭曲的自己,因为东家往往听不出更好的平衡,更美的律动,只有更大的声音。
  
  我大学的毕业论文写得就是响度竞争,所以资料比较现成。先说说背景。
  
  LOUDNESSWAR这是一条在配音混音发展道路上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国外的网友制作了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文件来阐述响度竞争。
  
  1983年的歌曲的平均电平很低,这有磁带介质的动态限制问题,而歌曲本身的瞬态稳定但不夸张,其实在磁带的介质记录时失真是普遍发生的,但这些软失真不会造成过于过分的听感变化,在磁带介质上声音的瞬态响应确实会受到一些限制(当然有些也来源于当时的振膜技术),当然这也造就了那个年代独有的温润风格。
  
  技术的发展其实给了响度竞争更大的推动力,更好的设备,更大的电平记录载体。在1993年的典型歌曲的分析上其实瞬态会比1983年来的更疯狂一些,但是由于记录设备的强化,造成可承受电平的大幅度攀升。于是,虽然动态损失不大,但是响度其实已经同1983年的响度无法同日而语了。
  
  2000年,当数字技术成熟,CD标准大一统之后,我们只能通过更小的瞬态响应来提升平均电平,所以瞬态已经大量被限制,还好,在歌曲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段落间的起伏,这些动态依然在保护着作品的音乐性,牺牲出来的是音色的瞬态响应。
  
  2005年,几乎已经没有动态(如图),这样的所谓肥肠也好板砖也好尤其大量出现在“身体音乐”中(例如迪斯科音乐这类以强烈的节奏和身体感觉为主的音乐)这时候大家已经无计可施,介质短期内不会变化,而提升响度的混音手段也从层出不穷到相对停滞。而现在面前有两条路,1,释放一定的动态空间找到音质与响度的平衡点。2,继续想尽方法的提升响度,看看是否能够在尽量不影响音质的情况下变得更大。大部分人选择了1,因为2已经慢慢的没有了路。而又一个5年过去,我们应该盘点一下这个历史事件了,返璞归真还是穷凶极恶?
  
  这一切最初的本源其实是因为广播的产生,这打破了唱片的界限,大家不会自主的去调节音量,而调频中的DJ会使用统一的增益来播放音乐,在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哪个音乐拥有更大的响度,那么就会得到更多的听众的青睐,因为更大的响度意味着更多的声音细节,更多的兴奋感,同时广播媒介又是当时音乐传播的几乎最重要手段,于是响度竞争开始了。大家都希望通过在尽量保证音质的情况下提升响度,换得听众潜移默化的喜爱。
  
  从Oasis的那张(What's the Story) MorningGlory到Paul Simon的Surprise;从Arctic Monkeys的Whatever People Say I Am,That’s What I’m Not到Metallica的DeathMagnetic;无论是新人还是老炮,都追逐着这场浪潮而去。
  
  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现象提出反对意见,这其中包括Bob Dylan和NeilYoung,他们认为过大的音量让整个唱片失去了细节和动态,会使音乐保持“静止”的状态。为此,TomPetty在发行常规CD介质的同时,又发行了一个重新混缩、增大音乐动态的LP版本(尽管LP的动态范围只有CD的一半左
  
  右)。Elvis Costello和JohnMellencamp在一种新的介质上发行他们的唱片,他们认为这种介质能最大化地呈现出母带阶段的细节和动态。Amazon和iTunes也马不停蹄地提高了它们用于下载的音频文件的比特率。但这一切,有什么人能保证那些富裕的headroom和宽广的动态不被另一轮的LoudnessWar填平呢?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已经不是模拟时代。LP响度过大会缩短整个唱片的播放时间,但是CD和DVD永远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罪过都归于BrickWall限制吗?有很多着名的母带师说,他们在数字时代使用各种各样的效果处理器可以将音量提升到极限,而这是在模拟时代不可能实现的。80年代初的配音平均响度标准是-18dBfs,但就在20年后,这个记录被刷新到了接近于0dBfs的-3dBfs,注意这是平均响度,而不是峰值。我们能在之前的图中看到,1983年的歌曲里拥有很多的headroom和动态(当然这不排除当时的配音记录介质的动态有限);而到了2005年,整个屏幕都被填满了,电平几乎都保持在同一高度。那些高于0dBfs的电平去哪了呢?它们都被BrickWall限制器削平了。我们知道被削平的波形是类似于方波的形式,这样的声音过多会得到失真的效果。
  
  现如今的环境(这个问题光讨论CD显得不够有深度,我们扩展到如今的媒体和听音环境)
  
  在后广播媒介时代,真正的音乐杀手是移动音乐的两大巨头(跟中移动没关系,我说的是汽车音乐和MP3音乐)
  
  我不得不联系实际来声讨这一切的一切。几乎所有人从配音棚要拿走CD都是要在回家路上听的,在那些几十万上百万的车上听音乐的。音乐没有错,汽车没有错,而用这个作为标准是有错的,学过一丁点声学的都知道汽车是多么不靠谱的听音环境。狭小的空间,巨大的本底噪音,听音位置的问题,前挡风玻璃的反射等等等等。用这来评判我的作品?你抽我大嘴巴呢?
  
  我们仅仅用本底噪音作为例子。普通行驶中的汽车至少会达到60dB(SPL),让我们看看坐公共汽车和地铁时候的环境噪音有多少。我们以现行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为例,客车司机耳旁噪声不高于90分贝,且以50公里时速匀速行驶时,车内噪声不高于79分贝。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不包括北广传媒的电视噪音外的本底噪音也几乎从来不会达标。那么至少在80多dB的全频本底噪音下,你还打算听到些什么?所以我们不得不不断的提升细节的音量来在这些地方能的到音乐,乃至音乐已经变得不自然,或者扭曲。我想很多人都曾经尝试当你听着音乐风驰电掣之后,停车——熄火——感觉突然安静的能听到血液在流动,以及大的让人抓狂的音乐声。但是我们在一个无法放慢而且在不断变快的世界里,音乐恐怕大部分时间只能存在于车水马龙的这些过程中,耳边有个声音罢了,歌词?细节?内涵?文化?看看爱情买卖火成什么样了吧。
  
  我记得我在我的破车上就曾经深刻的感觉到好的混音往往并不适合在车里聆听。04年黑眼豆豆的经典专辑《Elephunk》一直是我很推崇的一张专辑,歌曲的经典以及我很推崇的混音母带。我一直很崇尚这个中庸而并不极端的风格,不失力度也不失讲究,我甚至为此特别想研究一下CLA(chrislord-alge)的大师效果器,希望能够窥测到一些他混音艺术的精华。度——这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尤其对于HIP-POP唱片来说尤其不易。我习惯购买我热爱的艺术家的正版唱片,我至少可以排除网络下载造成的损失同时这是对所有付出努力的音乐工作者的尊重。当我买到黑眼豆豆END这张专辑的时候他们的风格却让感觉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BOOMBOOM POW我还可以接受,而且混的不错,但是大热的I GOTTAFEELING却从前奏开始就让我仿佛能看到电平一下下的撞击着限制器——猩红,同时也撞击着我的审美极限。而又是机缘巧合,我收听广播的时候连续播放了ELEPHUNK里边的LATINGIRL和IGOTTAFEELING,我竟然发现后者更加有动感和冲击力,我完全感觉不到那些限制痕迹带来的恶劣感受。即便我在努力寻找,不得不说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大的响度,更疯狂的限制器起到了作用,他们胜出了。但是他真的就是个完美的作品吗?一半天使一般魔鬼。
  
  同样是在车上,那时候在正午的阳光下我正飞驰在闵庄路上,在DJ播放了一些美国主流文化的夜店音乐后,Jamesblunt的一首歌曲让我肃然起敬,响度差距大到我几乎一下子听不到音乐了,我开大了声音,我在想象如果在一个优秀的听音环境下,恐怕是格外的松弛而温暖。降低响度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不是所有人都敢于付出代价,所以敢于降低响度的作品是值得尊重的。虽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母带工程师的经典理论就是歌曲MASTER后要在同等响度下听上去更好,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取舍响度与失真带来的音质损失的极限,注意:是失真多少,不是不失真,没有人再去考虑不去使用砖墙限制器,不去带来本没有必要的失真。
  
  MP3音乐(我泛指一切MP3MP4一切只以出声为目的音乐播放产品),首当其冲的,引领着史上最恶劣的谋杀音乐品质风潮的就是苹果公司,产品差不怕,怕的是打着音乐形象大使的旗号招摇撞骗,俨然是先锋,俨然是艺术家的苹果公司。道貌岸然的以为他们做的是艺术吗?苹果fans们以为他们是最时尚最艺术的人群吗?去看看他们愈演愈烈的谋杀音质的音乐播放器吧,SHUFFLE,IPHONE,IPOD,TOUCH一切的一切,他们披着音乐艺术家的外表而生产出还不如收音机的音乐播放器,最恶劣的就是三代的SHUFFLE,我可以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他的音质,而且绝无夸张,我不喜欢随意指责,我所有评价过的苹果旗下的产品我都批判性的使用过,虽然只有一个最早的IPOD是我的,还是别人送我的,还由于音质太差就再也没听过。绝不夸张的说苹果全线产品的疯狂生产贩卖让很多人听上了更差的音乐。
  
  别跟我说AAC,这本就是一个低于CD标准的音频载体,但是这些损失大家大可不在意,对于丧尽天良的苹果产品后期所造成的影响,这些音质损失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包括现在苹果还想通过提升itunes商店音乐的精度来做概念营销,对于一个音乐从业者来说我只能说是一个笑话,精度早已不是问题,回放设备的水准风驰电掣的下降已经在CD精度可提供音质的上打了80%的折扣,这时候去提升精度也只能是个笑话。
  
  我从开始使用专业声卡的时候觉得CD机可以扔了,而当我听到了IPOD,啊~MP3是一个可以扔了的时代,当苹果成为一种风尚,这个TM世界都可以扔了。当这样的一系列产品占领了音乐市场,而且通常还暴露在80dB环境噪音下使用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要求听众分辨美的丑的,善良的和邪恶的。于是鱼龙混杂的音乐市场变得愈发的不可收拾,在这样的听音环境中优质的作品变得平凡,而劣质的作品听上去也不过就是劣质而已,甚至这恶劣的播放环境会让本末倒置。努力追求的音乐工作者变得越来越没地方说理,而听众的审美取向也变得越发的不可理喻。谁都知道好音乐可以提升鉴赏能力,同样,听这样的音乐会无限大的提升你的容忍度,让你分辨不出什么是阳春白雪,哪个又是下里巴人。直到美的就是丑的,善良也再也善良不起来。
  
  响度其实本是个不很重要的问题,响度不决定艺术,而CD跟U盘一样只是一个载体。真正的血雨腥风完全在于艺术层面的妥协。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有操守有良知,但是我们也是要吃要喝的自然人,行业现状是市场决定的,我无数次的告诉别人我是怎么想的,但是我的工作其实是实现你是真么想的。

免责声明: 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联系客服 立即下单

样音推荐 更多
1 男1_专题_人物专题配音_讲述 男1-大气专题 557 0.3万 收藏 下单
2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区块链类配音_科技 男1-大气专题 500 950 收藏 下单
3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山东华油新能源公司配音_大气 男1-大气专题 491 518 收藏 下单
4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珍珠配音_激情 男1-大气专题 538 430 收藏 下单
5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美业舒缓感配音_优雅 男1-大气专题 489 351 收藏 下单
6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钻石配音_神秘 男1-大气专题 473 303 收藏 下单
7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鞍山解说配音_大气 男1-大气专题 491 256 收藏 下单
8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高速公路配音_沉稳 男1-大气专题 475 235 收藏 下单
9 男1_专题_党建政府_临港经济开发区配音_成熟 男1-大气专题 469 227 收藏 下单
10 男1_专题_医院专题_中医药类配音_舒缓 男1-大气专题 497 282 收藏 下单

配音咨询

客服-伊伊 客服-露露 客服-婷婷 客服-欧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