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导航

2016年国内电影业转型分析

  • 编辑:配音云
  • 分类:配音档案
  • 浏览次数:576
  • 发布时间:2020-06-21 01:57:02
  • 分享到:
   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增速骤减,但可喜的是行业转型趋势日益明显,作品质量提高、多样化发展、类型片创作崭露头角、观众更趋理智,票房和品质走向正相关。
  
  2016年临近尾声,年初业界曾期望的600亿票房目标,显然已经不可能完成。比起2015年票房的“狂飙突进”,2016年票房增速的骤减,也让这个年份少了集体狂欢的鸡血,多了停顿间歇的思考。而大年还是小年,远非一个票房数据能下结论。
  
  高开低走 “潜力股”后续乏力
  
  高开低走,无疑是2016年电影票房的一个标签。2015年,国内电影票房迎来了近十年中最高涨幅,同比上涨49%达440亿元。延续2015年的热度,2016年贺岁档《美人鱼》拿下34亿元票房,登顶票房冠军,而一季度国内票房更是创下144.66亿元的高峰。业界据此预测,2016年中国票房有望达到100亿美元规模。当2016年还剩下不到20天时,全年电影市场的冷淡狠狠地打了这一预测目标的“脸”。
  
  截至11月30日,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为413亿元。参考2013年至2015年,12月份国内票房分别为21.4亿元、25.7亿元、42亿元的成绩,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年票房估计在460亿元左右,与去年相比仅实现个位数增长,远远低于年初的预期。
  
  为冲击今年最后的业绩,12月份的年末贺岁档“大片”齐聚,与《长城》同天上映的影片中,《罗曼蒂克消亡史》虽有章子怡、葛优等大牌明星加盟,但执导该片的导演程耳对大部分观众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少年》主打青春悬疑,国内受众本身就不太多。还有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尽管受到许多网友欢迎,但类型太过小众,纵然口碑较好,也未必能让主流观众买单。一位影评人预测,这些影片选择与《长城》同天上映,目的应该是想从市场中分一杯羹,但就类型和题材而言,这几部影片都缺乏“爆款”潜质,难以扛起“冲票房”的大旗。12月23日上映的《铁道飞虎》和《摆渡人》,前者虽有成龙领衔主演,但他的号召力如今已比较有限,后者由张嘉佳跨界执导,质量如何亦难说。
  
  《长城》前途未卜,小片中又很难出现“黑马”,目前看来年底贺岁档前景不容乐观。蒋勇预测,明年的电影市场也许会更加冷淡,一些公司甚至极有可能崩盘。
  
  质量提高 影片类型多元化发展
  
  票房上的“小年”并不意味着内容上的“小年”。在业内人士看来,2016年中国影市是质量提高、多样化发展的一年,类型片创作崭露头角,观众更趋理智,票房和品质走向正相关。
  
  主旋律电影在商业类型的试水成功令人惊喜,《湄公河行动》在国庆档脱颖而出,打败多部明星云集的商业影片,票房突破11.5亿元,观影人次超过3700万,刷新主旋律电影的观影纪录,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也为未来的主旋律影片走向商业市场打开一扇大门;青春片有了可喜进步,11月26日,国产青春片《七月与安生》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女主角、改编剧本、剪辑等6项7次提名。此外,包括《火锅英雄》《唐人街探案》等一批国产警匪片也没按照该类型片的传统“套路”出牌,显得新意迭现;动画影片中,国产影片《大鱼海棠》虽然深陷画面美但故事弱的两极争议中,但“用动漫讲中国故事”的野心也代表了国产动画正确的方向和探索;另外,包括《长江图》《路边野餐》《黑处有什么》《驴得水》等小众影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而齐集众多有“圈粉力”演员的郭敬明新作《爵迹》,并没有重现《小时代》式的票房。对此作家刘震云表示:“观众不再单纯为视觉效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买单。”
  
  结构调整 向质量、内涵模式转变
  
  2016年的影市被视作一次“拐点”和“调整”。大部分电影人对未来票房的增长依然抱有信心,但电影产业的结构性优化也进一步被强调。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出现的票房增速放缓,在某种意义上是近年业界资本对于中国电影过于乐观甚至盲目乐观的一种结果,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态势下的一次必然调整。在他看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当前数量型、粗放式增长方式整体性不断地向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模式有效、有序、有力地转变,最终实现电影产业结构性优化。导演贾樟柯表示,中国电影增长速度在放缓,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在重新梳理经验和产业升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能够把更优质的电影资源和资本结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产电影终于把“假票房”揪出水面。11月7日,《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有法可依”将助力黄金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该法案的亮点之处在于减少电影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同时明令禁止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虚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这也将有效阻击“票补”、“幽灵票房”等一直存在于中国影市的票房泡沫化怪相。

免责声明: 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联系客服 立即下单

样音推荐 更多
1 男1_专题_人物专题配音_讲述 男1-大气专题 557 0.3万 收藏 下单
2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区块链类配音_科技 男1-大气专题 500 950 收藏 下单
3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山东华油新能源公司配音_大气 男1-大气专题 491 518 收藏 下单
4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珍珠配音_激情 男1-大气专题 537 430 收藏 下单
5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美业舒缓感配音_优雅 男1-大气专题 489 351 收藏 下单
6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钻石配音_神秘 男1-大气专题 473 303 收藏 下单
7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鞍山解说配音_大气 男1-大气专题 491 256 收藏 下单
8 男1_专题_企业专题_高速公路配音_沉稳 男1-大气专题 475 235 收藏 下单
9 男1_专题_党建政府_临港经济开发区配音_成熟 男1-大气专题 469 227 收藏 下单
10 男1_专题_医院专题_中医药类配音_舒缓 男1-大气专题 497 282 收藏 下单

配音咨询

客服-露露 客服-婷婷 客服-伊伊 客服-欧阳
返回顶部